河北省沙河市柴关乡是中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遍布的一个古老乡镇。辖区内有闻名遐迩的太行川寨王硇,有仅凭水库壁挂公路与外界连通的峡沟村,有古村夕照“沿河苏园”安河村。走进柴关就仿佛进入了一个青山绿水的世外桃源。
西出柴关乡政府所在地,偏南方向约五公里有一个隐于山谷之中的古村落,它的名字叫石门沟村。石门沟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河北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全村依山因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民居样式多元,尤以多进式砖石结构瓦房四合院较为典型。
在石门沟村众多古民居中,高家大院规模最为庞大,气势最为恢宏。一进七院落前后上下相互连通,上有角楼可供瞭望,下有厅堂便于起居。明有院间窄巷相互连接,暗有逃生地道直通后山。到石门沟村游览,高家大院和佛祖洞不容错过。
高家大院位于村子居中位置,由村口广场沿街上行顶头右拐就可以到达大院前门。大院大致分上下两排和前后三处。两条街巷中间部分和后街院落已被修复,可供游人免费参观游览。
在院落前后各有一座二层石楼,属于大院的制高点。从楼上可以居高临下观察到村庄周边的风吹草动。那么,在深山幽谷之中的高家大院建造时为什么具备如此高的战略防御意识呢?原来,院落主人高增贵的叔叔在清朝光绪年间曾任慈禧太后贴身护卫,也就是保镖武士。
高增贵祖上为原沙河县西部有名的财主,村周山林和田产上百顷,还在外村购置多处田地。清代至民国初期,高家陆续在村东北侧山坡上建起自西向东排列五座一进二或一进三层的大院。院内建筑墙体全为青砖垒砌到顶,上部起脊扣瓦,形成在山区并不多见的瓦房院落群。
游览中可以看到,外围院墙很少见到窗户,宅院每个屋子的门窗口均朝向院内,外墙非常坚固。院内窗户窗棂多为正方形格子。主房朝院墙体留有天地神龛。高家大院东西五座院落相互贯通。院内多种植竹子和石榴,寓意福运长青和多子多福。
据村民介绍,高家大院院子下面挖有地道,地道有两处出口,出口之一在中间院子南侧,另一出口位于大院西北面山坡下。地道直径 2两米左右,据说深达百米,地道内弯曲多变,目前中间已被人堵塞。
部分院落建有二层阁楼,可能是闺房或放置粮食等物品之用。虽然院落具有明显的修复痕迹,但仍能从中感受到当时高家大院的奢华和考究。一砖一瓦造型精致雅观,一石一木选料精挑细选,处处彰显大户人家雄厚的财力底蕴。
古村落是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古民居是古村落历史遗存的重要表现形式。流连于高家大院的每一处院落房间,对高家鼎盛时期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就连配房的房梁都是采用合抱的上好木料,可见当年高家的财大气粗和对百年大计的足够重视。
与其它山区古民居不同的是,石门沟村和高家大院的古民居以瓦房见称。在信都区太子井乡一带流传着一句民谣:“祁村的瓦房,龙化的楼,要看平房石坡头”。在浅山丘陵地带古村落中只有祁村的瓦房才与石门沟高家大院遥遥呼应。
相比于精致奢华的院落,高家大院的大门略显低调内敛。从外看,同样的样式,同样的风格,同样的绘画内容,和周围民居别无二致。如果不是高空俯瞰,在院门紧闭的情况下,很难想象这就是大户人家的院落大门。
值得注意的是,与院落群一巷之隔的另一处院落却是青砖灌顶的偏欧式风格。相传,高增贵青年时代曾赴德国留学,归家后彷照德国家院建筑样式建成一座别具风格的偏欧宅院。
这座洋式风格建筑位于高家大院东南角,坐南面北,青砖垒墙,街门为方形,上方有三个砖砌方格,街门两侧外墙嵌有棱形纹饰。院内南屋为二层主楼,东西两侧为厢房。建筑样式充满西洋风情,在深山乡村格外显眼。
走进古村落,探访古民居,向您推荐沙河市柴关乡石门沟村。石门沟东南与太行川寨王硇隔山相望,西与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绿水池土地相连。村中高家大院规模大、气势足、保护好,经过修复后已向广大游客免费开放。